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

[三分專欄] 如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?-永遠的第一夫人與超級花生


美國人最敬愛的「永遠的第一夫人」

當罹患成人小兒麻痺的羅斯福打算結束政治生涯時,其政治上的好夥伴,並在身邊給予鼓勵、幫助他回歸政界的人,就是他的夫人──愛蓮娜•羅斯福(Anna Eleanor Roosevelt, 1884.10~1962.11)。以「人類需求層次理論」聞名的馬斯洛曾提到這地球上達成自我實現的九人中,愛蓮娜•羅斯福便是其中一人,同時愛蓮娜•羅斯福也是美國人最敬愛的「永遠的第一夫人」,是一位備受尊崇的人物。



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

[世界大小事] 不一樣的星期天-阿公阿嬤節


你說得出家裡阿公阿嬤的全名嗎?

2010年中正大學的調查發現,只有36.8%的台灣孫子女,能完全正確說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姓名,近六成則搞不清楚或只知道部分名字;相對之下,受訪的祖父母高達80.1%能完全知道孫子女的名字,即使其內外孫加起來,可能多達十多人。

子孫們跟家中的阿公阿嬤雖然一起生活,但卻不太了解彼此,也缺乏可以互動的機會,有鑑於此,一月的第二個星期天,由民間發起了這個特別的日子-阿公阿嬤節。



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

[三分專欄] 小漁夫與大企業家的人生「滋味」


成功的企業家和只有小漁船的漁夫

有一位成功的企業家,為了拚事業總是目不交睫,因此他離開了紛亂的都市,暫時去到小而恬靜的海邊鄉村度假。他在海邊散步,在那裡遇到了一名乘著小船捕魚回來的漁夫。



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

[萬物講義案] 在展翅飛上天際之前-雕鴞成長史



應該要在<成長期間>內按照目的來造就。~鄭明析牧師箴言

雕鴞是分布非常廣泛的鳥類,在整個歐亞大陸均可見到他的身影,北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,東至庫頁島,南達撒哈拉沙漠南緣、伊朗、印度北部,西抵整個歐洲;在中國全國可見。

這樣的大型猛禽是如何成長的呢?

hehaden(CC BY-NC 2.0)

[攝理一句寶藏] 小豹的命運-要讓個人做得好

人聚集時,大家都可以做得好,彼此可以幫助並給予力量

然而在生活中會發現,即使跟人們在一起,終究還是要由個人來做才能存在。

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,超過70%的時間是個人獨處,
因此,在獨自一人的時候要做得好才行。


一天,鄭明析牧師看到一個動物頻道的節目
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,也是實物鏈上層的獵食者,
節目中
,看到一隻母豹把可以自己走一點路的幼豹放在家裡,
然後為了幼豹暫時出去打獵。






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

[專欄點播] 誰是可以理解宇宙的特別存在?

「人類不同於動物,能夠理解宇宙,因此是特別的存在。」~史蒂芬霍金


人和動物的差異

人和動物有什麼差異呢?
人特別會使用工具嗎?
猿猴也會使用樹枝抓蟲子來吃。
還是人特別會使用語言呢?
動物也會使用各自的語言。
牛和狗也都會因為悲傷而流眼淚。

雖然人比動物更優秀是不爭的事實,不過若要詳細地闡明為什麼人比動物更優秀、以及人與動物根本上的差異為何,則並非想像中的容易。人可以理解宇宙。那動物呢?想必沒有人會認為這世界上存在著可以瞭解宇宙的動物。既然如此,那麼人為什麼可以理解宇宙,而動物卻無法做到呢?


jason jenkins(CC BY-SA 2.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