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

[一句寶藏] 你知道寶物真正的價值嗎?-高麗青瓷的故事


對於寶貴的東西,隨著有多麼瞭解其寶貴及如何對待它,會左右命運。~鄭明析牧師箴言

從前從前,某個國家有個人在地底挖出了祖先時代使用過的古物。其中有一個器皿是青色的、發出光澤,瞭解之後發現是「高麗青瓷」。他非常開心地想:「如果遇見喜歡瓷器的人,他應該會買走吧?如果是高麗青瓷,應該價格不菲吧!」

然而,因為他不瞭解高麗青瓷有多貴重,所以打算只要有人付幾千萬就賣掉。

有個喜歡瓷器的人聽到消息後就來找他了,瓷器的主人問說:「你要買走這個瓷器嗎?」
「這是以前的青瓷器耶!我要付多少你才要賣呢?」
「你付超過三千萬我就會賣。」
「兩千我就買,不然就不買了。」
最終兩人談不攏價格,結果瓷器主人沒有把瓷器賣給那個人。

Berkas ini dilisensikan di bawah lisensi Creative Commons Atribusi 2.0 Generik

這高麗青瓷的價值是多少呢?

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

[月明洞時光] 五百噸的石頭寶物-駱駝石的故事

 神會展現出<相關的萬物>,按照它來賜下啟示並說話,藉此達成「旨意」。~鄭明析牧師箴言

當鄭明析牧師跟弟子們開發月明洞時,為了「聖殿」向 神、聖靈和聖子禱告:
「靠人的技術和設備只能搬動稍微超過一百噸的石頭而已,所以希望 神展現神蹟來賜下『數百噸的石頭』,使我們能在成約歷史一千年當中得以長長久久見證。」

牧師如此懇求聖三位在月明洞賜下數百噸的石頭,雖然這樣禱告了,但牧師內心當中卻知道,這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因為根本找不到那麼大的整塊岩石,就算找到了也無法用現代設備搬運到月明洞。現代設備在平地上移動百噸就已經很困難,更何況是要移動到在山上的月明洞。
對此,鄭明析牧師心想:「因為我懇求了真的不可能的事物,所以就算祈求了,心中還是存有『這太不合宜了』的想法。
因此他對 神說:「雖然我懇求了,但就算 神沒有賜下,我也不會感到難過。」

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

[三分專欄] 先做該先做的事吧!如此命運就會改變!

以禱告開始一天的母親身影…

在以前,首爾有許多傳統市場,其中某個市場以特別多賣豆芽的歐巴桑聞名。一早,大家便匆忙地頭頂裝滿豆芽的籃子到市場開始做生意,當中有個歐巴桑一定會去教會以清晨禱告來開始一天的生活。她每天禱告並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在信心中成長,能栽培他成為這地上的優秀人物。那孩子,每天看著媽媽這樣的身影成長...


來源

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

[三分專欄] 雖然少,但卻更好

減量的智慧,說不的智慧

對現代人而言造成最大威脅的「癌」,其來源不偏不倚正是不斷地吃下像山一樣多的食物,也就是說(癌)的產生來自於飲食過量。飲食過量是生命中最大的危險之一。因此需要「少食(Diet)」。


Floriana


「減量」的智慧、「說不」的智慧(wisdom of less)是不可或缺的。
在企業組織上也是如此。杉傑.科斯拉 (Sanjay Khosla)教授曾說過:真正領導者的力量是由結構調整(組織瘦身)而來。經營企業到後來都會想要做出更多能賺錢的事業(seduction of more)。然而不合理的企業擴張所引發的狀況是,連原本妥善經營的核心事業也毀於一旦而失策。
原本快要倒閉的蘋果公司,史帝夫賈伯斯嶄新登場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果敢地調整產品結構。

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

[萬物講義案] 穿越千年的上帝森林-黎巴嫩香柏木


佳美的樹木,就是黎巴嫩的香柏樹,是耶和華所栽種的,都滿了汁漿。 ~詩篇104:16 


"Libanonzeder". Licensed under CC BY-SA 3.0 via Wikimedia Commons

堅固的香柏木

在希伯來文,香柏木代表「堅固」,香柏木又稱雪松(Cedrus libani),是中東地區最高大的植物,成熟的植株可達40公尺以上,樹木的胸徑直徑可超過2.5公尺,成株的樹齡大都超過1,000年,甚至可以達到3,000年。

香柏木的木材堅硬、抗腐,又具有樹脂的淡香,自古以來被視為地中海地區最好的建材。在歷史上,詩人歌頌香柏木的旺盛、枝葉茂繁;文學家寫下香柏木的崇高,高於眾樹之上如森林之王;建築家視香柏木為最佳建材,是立樑、作棟的好材料;航海家視香柏木為最好的木頭,能夠建造大型的船隻;君王視香柏木為能力的象徵,勢力穩固的圖騰,並用來建宮殿;歷史學者視香柏木為歷史的遺跡,歷經朝代的更替,帝國興衰的見證。

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

[體質革命] 量身打造專屬你的運動處方!

為什麼他體能那麼好呢?
為什麼他能力那麼好呢?
為什麼他這麼有人緣呢?

我明明很努力,但還是做不到,是不是我命中注定做不到呢?

那麼,你有用對屬於你的運動處方嗎?



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[世界大小事] 是誰發明了時間?

別讓<時間>被奪走。~鄭明析牧師箴言

公元 807 年,當查理曼大帝收到來自遠東的計時器時,欣喜若狂,讚其為「奇蹟之作」。相較於當時慣用的水鐘,查理曼大帝所收到的計時器,有著類似指針的功能,正午時還有 12 位騎士出現在鐘上的城門,爾後自動闔上門。但查理曼大帝和他後繼者所無緣見到的是,時鐘的演化和發明,如何改變了整個社會、和人類對時間的認知。德國《明鏡》雜誌的歷史特輯,以「中古時期的人類」為題,其中一個篇幅描述「時間」的發明。




在中古世紀之前,許多人不認識時鐘,當時的人類對「時間」的概念和今日十分不同。最早的時間概念和自然習習相關,有著日夜和季節。當時的人對時間,不是線性的概念,而視其為一個永久性週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