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好站

想要更認識神,鄰近教會推薦

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

[三分專欄] 感謝的威力,感謝的生活

無法充分表達感謝的惋惜

「怎麼會……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來不及說……」

  兩位修女連一句話也沒有留下就離開,小鹿島的居民們因此被哀傷籠罩,唯有紛紛放下手邊工作呆楞楞地在教堂中為她們禱告......


  1950~1960年代,當時韓國幾乎不太關心重病患者也不太給予幫助。小鹿島病院需要護士的消息傳到了遠在千里的奧地利附屬修女院,奧地利護校出身的瑪麗安修與和瑪卡列得修女聽到消息後,正值二十歲青年時期的他們便初次踏上了韓國。

  修女要病患按時好好擦藥,即使居民們勸告修女,修女們甚至連手套也不戴,空手撫摸病患的傷口、為他們煮粥、也放烤好的點心在籃子裡,照顧他們的心情。
  她們甚至把修女本會寄來的生活費都拿去買牛奶和零食,也拿錢給康復的人當回家的車資。

  她們如此成為了無數人的手腳而生活了四十幾年,不知不覺成為了七十幾歲的老奶奶。最後僅留下一封名為「致親愛的朋友、恩人」的信件,在無人知曉的清晨便搭船離開了小鹿島。


信中寫道:「我們上了年紀無法再好好做事,在我們對這地方造成負擔前必須得要離開……」傳達了離開的意念。

  兩位修女回去故鄉的路上,只提著一個當初來到小鹿島上的老舊行李箱,直到他們一生居住的小鹿島消失在視線前,在逐漸離岸的船上,她們無法止住淚水,只能任由淚珠落下。
  無法送別兩位修女的小鹿島居民們,因為平常在一起時沒有充分地獻上感謝,這使他們刻骨銘心、深感惋惜而流下如同修女一般的熱淚。

感謝的威力

  所謂清教徒,指的是延續喀爾文主義的革新新教徒信眾。脫離英國政府的迫害,追尋信仰自由,在1620年共有102名清教徒(這些人後來被稱為清教徒之父)搭乘五月花號航向美國。



然而當時航海技術無法直接抵達準確的目的地,遲了66天才抵達,因為無法到達準確的目的地,而必須在上岸的地區卸下行囊過冬。隔年春天從印第安人那得到玉米種子,學習如何耕農後,初次在陌生的土地上收成。

  在秋收的十一月,這些清教徒邀請幫助他們的印第安人一同獻上秋收感謝禮拜,這時獻上禮拜的清教徒不是102名了,因為已有51人因挨餓受凍、水土不服等原因而死去,只剩下其餘的51名奮力地存活,而能向  神獻上感謝禮拜。實際上收成的作物並沒有很多,一起來的同伴也有一半已經過世。即使在無法豐盛獻上的狀況下,仍向  神獻上感謝,這「清教徒之父」的精神,成為了如今世界最強國──美國誕生的原動力。


感謝與喜悅的生活

  我們知道,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若帶著感謝的內心,那本身會帶來健康的生活與正面的想法。美國的人體學者約翰‧喬伊特(John Jowett)博士說:「做感謝禱告後再吃飯的人,體內會生成一種預防疾病的神秘物質,這時出現的抗毒素扮演著抗體的角色,能阻擋疾病的蔓延、執行殺菌機能、並且在腸胃中防止食物腐敗並促進消化吸收。我們稱之為『促進長壽物質』。」

  美國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終生教授金義信博士發表一項研究成果,其中提到:「聖歌隊員比起一般人的免疫細胞多出一千倍以上。」唱歌並帶著感謝的心情,自然會形成修復細胞,和其他癌症患者的狀況比起來,有更高的機會克服癌細胞。

  自己得到了什麼只有自己最瞭解。一旦體會,就不要錯過時機,該要感謝的事情就要及時感謝,甚至乾脆成為「不論在任何狀況中都總是感謝並感到喜悅的人」,這是更好的。總是感謝與喜悅的生活,這本身就是無法拿過去得到的事物與之相比的、更為龐大的祝福。對此我要獻上更深刻的感謝與愛。

如果喜悅和感謝滿溢出來,就會覆蓋空虛、擔心和憂慮。~鄭明析牧師箴言

三分錢專欄 關於感謝的兩個故事

編註:人物照片非當時的修女本人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